主办单位: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05096771号-2
从沙基涌到珠江边,从河涌到河流,岸边留下了他们的脚印,汇聚着治水志愿服务力量。
近日,坐落于荔湾区沙面岛的“绿美广州志愿治水驿站”正式揭牌,该驿站是市河长办、团市委和荔湾区在原沙面志愿服务驿站的基础上,共同打造的一座志愿治水服务驿站,是广州市首个志愿治水主题精品宣传阵地。
近年来,荔湾区着力发展壮大民间河长队伍,建成拥有民间河长64名、小河长64名、企业河长25名的“全民护河”体系,并健全巡河员、护河员、河道保洁员队伍。此次“绿美广州志愿治水驿站”揭牌,将为志愿者参与治水提供加大便利。
荔湾区民间河长代表、沙面志愿服务驿站志愿服务队队长马雪萍在揭幕仪式上介绍,驿站投入运营后,将积极面向市民传播爱水护水理念,汇聚全民参与治水的志愿服务力量,着力打造全市常态化治水站点,更好地践行广州“开门治水、人人参与”的治水思路。
马雪萍是沙面居民,提起沙基涌,她十分熟悉。“它其实是沙面成为租界后,由英法两国开凿出来的。”马雪萍介绍,在民国至解放初期,一直有艇家在沙基涌上卖粥——就是现在有名的小吃艇仔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沙基涌水质不错,可以食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城市的发展,沙基涌水质开始变差。之后市政府实施河涌截污整治工程,才有效改善了沙基涌的水质。
对于这条将沙面与六二三路隔开的河涌,沙面居民对它有特殊的感情。马雪萍介绍,每月定期组织巡河护河志愿活动,“活动前,会向‘河小青’介绍沙基涌的历史。”巡查过程中,志愿者除了用肉眼观察河涌颜色、两岸环境、有无垃圾,还会记录污染情况,向有关部门沟通反应,使污染得到及时解决。
揭幕后,在荔湾区河长办代表及民间河长带领下,开展巡河护河活动。他们沿着珠江和沙基涌边走边观察,对河岸设施、河道水质、河道排污口是否有排污及垃圾倾倒等现象进行全面排查,并做好巡河相关记录。发现堤岸垃圾,志愿者熟练地使用工具,拣起垃圾,可见“沙面志愿服务驿站”升级前,志愿者经常化身环保达人守护河涌。
升级后的“绿美广州志愿治水驿站”,同样会升级活动内容,马雪萍介绍,会线上线下开展内容形式多样的治水主题志愿培训,不还会组织治水趣味活动,围绕“知水”“治水”“乐水”主题,以流动摆摊、无人机巡河体验和问答互动等趣味形式提高市民群众、志愿者了解参与治水、巡河护河的热情,更好地践行广州“开门治水、人人参与”治水思路。
除了软件提升,硬件也得到了提升。市河长办驿站的外饰进行了更新,新增了有水元素作为装饰的治水驿站名称,让驿站看起来更具特色,更有活力。驿站内还摆放有多种文创产品。
此外,河长制宣传栏以及波波河长形象宣传画置于驿站两侧,联合“共筑清水梦”小程序,以便市民学习相关知识,通过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提升全民治水的参与度。(广州市文明办 荔湾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