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05096771号-2
行走在番禺石碁大刀沙村辖区的番禺“四好农村路”——县道X943线联岛路上,放眼望去,道路两边的果园、农庄、花卉园艺场星罗棋布,绿意浓浓,令人陶醉;更有青年男女在田园里尽情地拍照游玩,一派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景象。
鸟瞰大刀沙,乡间公路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位于珠江大九律水道的大刀沙岛和石楼镇观龙岛,风光旖旎,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自从2010年10月28日连通大刀沙岛和观龙岛的德怡大桥通车后,岛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游客都说,在广州市区难得找到这样一个四面环水的田园风光景象了。
难忘过去“乡间路”
在2010年10月前的大刀沙岛和观龙岛,还是另一番景象。大刀沙村、观龙岛村,为市桥水道、沙湾水道、大九律水道环绕而成的孤岛,由于受河流阻隔,孤岛因一水相隔。
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村民外出只能依靠长坦、前锋、清流三个码头的渡船。每逢刮风下雨恶劣天气,渡船都停摆,村民生产、生活、出行、学生上学带来不便。村民经济来源也仅靠单一的养猪、养鱼,经济发展缓慢。
由于路桥不通,岛内的村民如果想要赶早市,把自家的农产品拉到市桥的“天光墟”销售,村民们常常凌晨不到5点起床,采摘蔬菜先挑回家,有的甚至头天下午就要准备好,等第二天凌晨四五点用自行车驮好,经过渡船,摸黑进城等天亮市场开市摆卖,这对于大刀沙村、观龙岛的村民来说,是颇费周折的事。
“养的猪和鱼要卖出去,先要运到码头上船,到对岸后再找车……几头猪折腾到天黑也送不到屠宰场。”村民说起当年未通桥通路的窘境。
平坦宽畅的大路、遇水架桥的大路、连接城乡的大路……对于路的渴望与梦想,是村民心底难以释怀的“结”。
凝望农村致富路
变化发生在2010年10月28日。这一天,连接桥南街草河村、石碁镇大刀沙、石楼镇观龙岛的德怡大桥通车了。
从此,大刀沙、观龙岛的村民们弃水登陆,直抵彼岸,村民期盼已久的梦想终于成真了,标志着这两个世代只能靠小木船摆渡出行的孤岛村正式成为历史。
德怡大桥通车后的2011年4月,大刀沙、观龙岛辖区的县道X943线联岛路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通车,标志着番禺区16个镇街177个行政村全面实现通达条件。
风景如画的大刀沙联岛路。
这一年,许多闻讯而来的客户,将岛内的土地租了下来,种花、种树、种果。
“大刀沙通桥通路后全村人出行非常方便了,岛内顷刻热闹了起来,耕地、鱼塘马上升值,闻讯而来的客户在大刀沙租地种植花草树木,办起了果园场、休闲农庄,开起了私房菜馆”村民回忆道。
大刀沙、观龙岛的村民们无不深深体会到了交通便利、“四好农村路”给村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通了桥,接着通了路,我们村打通了与外界联系,人气旺了。而当时,我们所期盼的,不仅仅是一座桥的意义,而更在于两个岛的未来。我们所期盼的是,在不破坏农业保护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岛上特有的自然条件,重点发展观光生态农业,搞好‘一村三岛’的连片开发工作,把‘一村三岛’打造成集旅游、观光、生态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示范区,从而带动岛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相关负责人表示。
擘画乡村振兴图
“要致富,先修路!”
早在1999年,番禺区就开始建设农村公路,先后开展行政村通公路、300人聚居、100人聚居以上自然村通硬底化道路及农村危桥改造工程。
番禺成为广州市首个超标准完成“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车”的行政区。目前,番禺区在养农村公路464.491公里,已实现了农村公路路面铺装率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177条行政村通公交率100%。
石楼Y020环岛线路。
2017年,番禺区被评定为广东省第一批 “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019年,番禺区又对县道X943线联岛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优化美化了道路通行环境,提高了沿线居民安全出行条件。
2019年,番禺区成功通过“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复核。
2019年,番禺区又提出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1年,成功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是广东省八个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之一,也是广州市两个获得此项荣誉称号的县区级单位之一。同时,番禺区县道X943线联岛路被省交通厅推选为2021年度广东省“十大最美农村路”提名线路。
全面创建“四好农村路”,增强了番禺区城乡互动,缩小了城乡差距,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了农村居住和出行环境,有效带动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农民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大刀沙村就是一个典范。
畅行“四好农村路”
“路通财通,如今大刀沙的路好走了,每到周末,在广州市内的市民三五成群地来到大刀沙的果园、农庄基地,或摘果、或摘菜,感受四面环水的美丽田园风光。而在宫粉紫荆花绽放的时节,联岛路更是成了网红打卡点,引来众多游客在此拍照、拍视频、拍抖音、现场直播,他们将这条美丽如画的‘四好农村路’发上抖音和朋友圈,使得联岛路更加声名远扬,带旺了人气,带动了大刀沙农产品的销售。”每当提起大刀沙岛这条“四好农村路”和“网红打卡点”,村干部孔斯雅都掩饰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
火龙果种植园。
“桥通路通后,我们大刀沙内的果园、农庄、农场种植出来的水果、瓜菜、花卉、树木,养的走地鸡一点都不愁卖。” 谈起大刀沙通桥路通和番禺区创建“四好农村路”村里最大变化以及村民最大的受益时,大刀沙村民、小岛农场管理者何月娇高兴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宽阔平整的道路像一串珍珠一样串起,村民们6点起床,开着交通工具直奔菜地,采摘、运输一气呵成,一个多小时后,新鲜的蔬菜就在市场上售卖了。
幸福班车开进小岛。
从2012年11月番28线开通至今褚锐彪一直在这线路上工作了近10年,作为一名公交车司机,见证着大刀沙村多年来的乡村变化。
他回忆道:“线路开通后,我被安排到这线路,第一次开进联岛路,第一感受就是大刀沙终于通桥通路通公交车了。每天驾驶着公交车往返在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农村路上,心情格外舒畅。”
“2019年,番禺区再次对联岛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全面优化美化了道路通行环境,为岛内村民、外地群众、公交车司机提供了优美舒适的通行环境。更让我们公交司机欣喜的是,公交车单程时间也比之前缩短了不少。而且线路所用的车也由原来噪音大、启动难的柴油车换成了无污染、噪音小的纯电动公交车,坐车的村民都赞不绝口。”
褚锐彪感慨道:这些年,大刀沙、观龙岛从通桥通路,到番禺“四好农村路”的创建,岛内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他的工作带来了便利,让他上班开着公交车的时候感到更安全更舒心。
铺就“四好农村路”
如今,大刀沙是村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这里,每天都是村民、果农、农场主忙碌着劳动和销售花卉、苗木和农产品的身影,而他们每个人在辛勤劳作的同时,都在享受着番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创建“四好农村路”的成果。
一条条串联起各镇街的农村公路,顺着千万条农村路,一车车农产品被送出村,一辆辆载满游客的私家车和旅游大巴开进了风景如画的新农村,把游客送进了村,宽畅平整的农村公路,成了村民的“致富路”。
采摘葡萄。
道路通,百业兴。在番禺,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有效盘活了地区资源,带动了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成为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幸福小康路。(广州番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