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署名文章解读《南沙方案》
发表时间: 2022-06-20 来源: 广州文明网

分享到:

  近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支持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这是继去年出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后,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大湾区建设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必将对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新发展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深刻领会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大意义

  广州南沙地处珠江口中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发展空间广阔。2012年9月,南沙获批建设国家级新区;2014年12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获批设立;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明确赋予南沙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的重大使命。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2年以来,南沙主要经济指标常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23个。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加快提升,广州港2021年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球第四、第五位。与港澳互利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成立了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大量港澳青年到南沙创业就业。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加快推进,大湾区建设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无论对于推动广州发展,还是大湾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及丰富“一国两制”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引领带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二是有利于强化南沙航运、贸易、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携手港澳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三是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开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港澳开拓更为广阔发展空间,更好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二、准确把握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要求

  准确把握立足湾区这个发展基础。始终牢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战略背景,紧紧围绕大湾区建设的中心目标和重大任务,充分发挥南沙自身优势,聚焦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大湾区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典范;聚焦优化功能布局,推动大湾区引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聚焦支持港澳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构筑大湾区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准确把握协同港澳这个核心要求。始终着眼于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港澳同胞福祉、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进一步用好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等交流合作机制、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重点合作平台,聚焦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推动大湾区要素高效便捷流动;聚焦科创产业合作、青年创业就业等重点领域,提升粤港澳共商共建共享水平。

  准确把握面向世界这个开放导向。紧紧围绕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港澳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运用好国际高水平自贸协定规则,积极参与发达经济体市场竞争,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不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大湾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准确把握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以一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南沙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坚强保障。

  三、凝心聚力抓好各项重大任务落实

  《南沙方案》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两个阶段发展目标和五大方面任务。按照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建设时序,近期重点突出23平方公里的先行启动区,统筹好803平方公里的南沙全域,加快实施《南沙方案》各项重点任务。

  坚持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创新合作机制、探索创新模式,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水平布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中试和应用推广基地等平台,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数字产业和科技兴海产业。充分用好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政策,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聚集。

  创造发展机遇,加快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协同推进青年创新创业,提升港澳青年双创平台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实习就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港澳青年到内地实习、就业计划和青年专业人才合作项目,加强青少年人文交流。对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将符合条件的到南沙创业的港澳居民纳入当地创业补贴扶持范围。

  强化内联外通,加快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推动大湾区内航运服务资源跨境跨区域整合,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打造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集聚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对标国际高水平贸易规则。办好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等国际重要活动。

  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等重大平台。提升粤港澳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相互衔接水平,推动将“白名单”内的南沙医疗机构纳入香港医疗费用异地结算单位,加快建立南沙枢纽与香港之间的直接交通联系。

  提升宜居水平,加快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在城市建设等领域深化与港澳的合作,积极引进港澳专业人士参与南沙建设和管理。深化教育合作,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展科研交流合作,实施更加灵活的自主招生方式,吸引更多港澳学生到南沙就学。深化医疗健康合作,推动与港澳高水平合作办医,加大面向港澳的养老服务供给,努力打造港澳居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人民日报,作者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 罗 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