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展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七大行动 助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 2024-04-22 来源: 广州文明网

分享到:

花都区梯面镇红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整治后的南岗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凝心铸魂的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精神保障和动力支撑。日前,为落实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通知》要求,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九部门联合开展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七大行动(以下简称“七大行动”),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在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共同助力、形成合力,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精神力量。
  以文化人
  党的创新理论声声入心 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全市各区、乡镇(街)、行政村(社)文明实践三级阵地建设的全覆盖,成为理论宣讲直达群众的重要阵地。目前广州高质量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153个,可用于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室内总面积达65.85万平方米、户外总面积达218.55万平方米,实现构筑起“全市覆盖、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
  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身边百姓宣讲员讲故事……近年来,在广州乡村文明实践中,理论宣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频频破圈出彩,如春风温暖地吹遍了每一个社会的角落。
  “田园综合体采取共建共营模式,业态多元,正在成为从化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例证……”在从化区琶江二河桥头的榕树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干货满满,吸引了几十名村民的驻足,宣讲员紧密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深入浅出阐述党的创新理论。
  “龙潭村这几年变化很大。我们党员一定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为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宣讲引起了在场党员的共鸣。
  在增城区小楼镇,“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宣讲活动上,增城区税务局有关负责同志围绕支持农产品“稳产保供”、“新农人”创业就业、发展涉农“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和“大众创业”等方面的税费政策讲解让村民们受益匪浅。
  怎么才能让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广州市新时代十佳百姓宣讲员,大源村村委会党委委员、团委书记李慧妍道出了关键:“用群众听得进去、愿意接受的方式去讲故事,既要接地气,又要有思想和正能量的传递。”
  心系群众、贴近群众,才能影响群众。作为土生土长的大源村人,李慧妍和同事发起修编《大源村志》,用两年的时间搜集大源村400多年来的史料,挖掘出一代代为大源贡献力量的党员故事。对民情村史的熟稔,是李慧妍开展工作的基石。
  在花都区梯面镇,每到下午五点后,“客家嫂”们迈开步子,走进群众家中,在面对面嘘寒问暖、拉家常的过程中,以接地气的乡音、通俗的语言,就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释疑解惑,积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各项好政策,这样的“乡约5点”已成常态。
  梯面镇村民习惯在下午五点后返回家中,这一特点正是“乡约5点”活动的由来。梯面客家嫂红色宣讲队的创始人吴展红明确指出,只要“梯面客家嫂”持续存在,“乡约5点”活动就会持续进行,确保当地居民能够深切感受到党组织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爱与温暖。此外,“客家嫂”还以多样化的形式,如客家山歌演唱、舞蹈表演、故事会等,积极举办各类学习宣传活动,旨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传播乡村文明向上向善的积极力量。
  绿美广州
  生态提升擦亮乡村和美底色文明成色
  在广州,文明创建工作和绿美乡村行动互促互进,生态文明之花绽放在乡间田野。在“增绿”上善作善成。围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区镇村绿化重点工作,广州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方向,以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标准,大力开展绿美乡村行动。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全省率先印发《广州市乡村绿化技术指引》,组织区镇村绿化专题培训千场,培训近八万人次。各区镇村绿化种植苗木29.3万株。在增城区,3878名乡贤成为支持绿美生态建设的生力军,该区共筹集专项社会资金626万元。去年全市共举办义务植树尽责活动近一千三百场,种植苗木12.79万株。
  “增绿”的同时,广州也在“防治”上持续发力,以治理村庄垃圾、厕所、污水、“三线”、乱搭乱建等环境卫生问题为重点,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诸多现实例证中,黄埔区南岗河的蝶变是其中典型。
  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这条全长24公里的黄埔区“母亲河”生态曾经严重恶化。黄埔区开展“散乱污”整治等专项行动,多年累计清理违建2万多平方米,整治污染源1300多宗。如今的南岗河90%以上是生态岸线,荒滩改造成了“鹭洲萤谷”。
  农居环境的提升,是绿美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在从化区太平镇的每一个村落,乡道纵横交错,房屋井然有序,环境清新整洁。自2023年起,该镇积极推行“户清扫、村收集、镇清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已成功开展全镇大扫除行动30余次,累计清除村生活垃圾19800吨,清理村内沟渠约2904公里,村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明新风
  推进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乡风
  龙舟文化是岭南文化的瑰宝,是传承文化、维系邻里的重要纽带。在白云区人和镇,端午节期间,除了紧张刺激的龙舟赛,各个村的龙舟队都会精心准备一桌丰盛的龙船饭,寓意着祈求风调雨顺、生活美满。
  然而随着龙船饭场面越发气派,攀比风气也悄然蔓延。一些龙舟队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和声望,不断增加设宴的桌数。奢侈昂贵的食材取代了传统的脆皮烧肉、辣椒头菜花肉,举办龙舟活动逐渐成为村社和村民的负担。
  随着一次在全镇范围开展的移风易俗专项整治,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陋习得到了有效遏制。人和镇明确节俭办节,不得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倡导理性、节俭的价值观。如今,各个龙舟队设宴之前先统计宾客人数,再决定龙船饭桌数,菜式回到传统样式,既热闹喜庆又简单方便。“龙船饭还是得吃这些传统菜!”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从简办席文明风尚,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陈规陋习……过去几年来,广州因地制宜,利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多种举措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在今年清明节期间,红白理事会成为推行文明祭扫新风尚、将移风易俗宣传内容落到实处的重要抓手。广州市民政局指导、联合村(居)红白理事会组织开展“移旧俗 倡新风”清明宣传活动。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如果需要了解殡葬管理的有关规定及丧事办理手续,敬请认真阅读《羊城白事一本通》。”清明节前夕,一本由广州市民政部门编印的《羊城白事一本通》服务手册被送入了全市2800多个村居,红白理事会成员手持手册,深入村居,耐心细致地向村民们宣传相关惠民政策以及文明祭祀等要求。
  红白理事会会员中,不少都是殡葬信息联络员、社工或是有婚丧事务办理经验的人员,他们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村民婚丧需求动向,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办事指引。各区民政部门选择一至两个村居上门指导,与红白理事会成员深入交流,对政策服务进行答疑、重点宣传“困难群众丧事零元可办”惠民减免政策、“身后事一站式联办”服务,用心用情做好沟通。(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 苏 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