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广州多措并举引导电动自行车文明安全出行
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违法载人、不按车道行驶、无号牌、非法改装、冲禁令等行为被重点整治。
广州巩固“网格化”治理模式,治理针对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乱象。
今年9月27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待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
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交通乱象、安全隐患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让电动自行车骑行更安全、更规范?近年来,广州不断探索有效措施,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电动自行车攻坚整治“百日行动”、“治本2024”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等,全力推动电动自行车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严执法: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年查处量逾百万宗
“内环路上24小时禁行,人家(机动车)是‘铁包肉’,你是‘肉包铁’,内环路上车速很快,万一发生交通事故,会造成严重后果。”近日,一名男子驾驶电动自行车在内环路通行被执勤交警查处时,现场接受了劝导教育。
在“治本2024”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中,广州交警通过现场执法和电子监控相结合的方式,严查电动自行车上内环路行驶这一违法行为,多名交通违法者被逮个正着。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是在交通秩序大整治的基础上,通过公安交警、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违法载人、不按车道行驶、无号牌、非法改装、冲禁令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步强化对外卖电动自行车的综合治理。
“针对电动自行车交通乱象,我们继续巩固‘网格化’治理模式,同时通过整合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和志愿者力量,围绕全市各重点路口、重点路段开展整治和劝导行动。”广州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2022年以来,市公安交警部门每年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都超过100万宗。
马路不是“特技场地”,可却有一些骑行者在路面陆续上演“翘头飙车”等危险动作。“今年以来,我们收到群众举报‘飙车炸街’有效线索近800条,均已落地查处。”广州交警介绍,在保持高压严管态势的同时,交警部门全面核查网上销售“可变阀门”“声浪改装”等非法改装部件的信息,会同市场监管、交通运输部门定期针对重点场所开展走访摸查、联合执法,严查非法改装车辆、销售非法车辆等违法行为。
截至10月18日,广州今年以来多次开展集中打击“飙车炸街”违法行为统一行动,先后查获涉嫌非法改装车辆10595辆,同比上升16.26%;查处涉嫌非法改装门店62家,打击“飙车炸街”团伙77个,依法予以行政拘留48人,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15人。
补短板:“微改造”保障慢行交通连贯性
日均约3万辆非机动车通行的金沙洲大桥曾经机非混行严重。今年9月23日上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群众期盼的金沙洲大桥非机动车临时通道(东往西出城方向)全线接通,正式开放通行。
近一个月来,该路段非机动车出行便利性、安全性有效提高,通行秩序逐步好转。不少家住金沙洲的市民反映,“有了临时通道后,骑行电动自行车不用再和机动车‘抢道’,分开过桥,相对安全很多”。
在海珠区新港西路试行彩色非机动车道地面;在越秀区中山路、东湖沿江路路口和天河区华夏路、华穗路沿线路口设置蓝色的非机动车等候区……近年来,广州持续推动非机动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非机动车道尽量设置机非隔离护栏,积极推进“双微改造”,推动各区以样板路口为中心,辐射打造一批示范路口,形成示范片区,以保障慢行交通的连贯性。
广州市公安局在对市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中透露,2021年至2023年,广州累计完成1150公里非机动车道提升改造。2024年,全市将继续推进200公里非机动车道改造提升。
“我们推进‘精细化治理’,对交通堵点、乱点、隐患点持续开展交通组织微循环、交通设施微改造。”交警部门介绍,“近期,重点围绕交叉口慢行系统的完善和整体通行效率的提升,精细研定优化方案,通过调整路口布局、优化车道分配等方式,逐步完善路口非机动车过街通道,减少机非混行,改善通行秩序。”
减少一条机动车道,新设“单侧双向通行”非机动车道,结合流量分析重新调整车道功能……连接广佛通勤的芳村大道西(广佛路至双桥路段)不久前完成了精细化改造,结合2023年完成的中山八花圈非机动车道环岛微循环改造措施,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珠江大桥两岸非机动车衔接通道,有效规范了交通秩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广州交警已实施“双微改造”点位18个,解决各类交通问题近百处。经第三方机构评估,各改造节点交通规范有序,通行效率平均提升近10%。
筑防线:潜移默化提升文明守法出行意识
骑行电动自行车时头盔到底有多重要?今年8月14日,“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广州交通安全流动小篷车驶进越秀区北京路,围绕“骑行安全”为街坊们带来一场生动有趣的交通安全知识宣讲。
活动现场,交警将两起交通事故典型案例与模拟实验融入情景剧,并针对一些市民日常骑行中将工地安全帽作为安全头盔替代品的误区,通过模拟碰撞试验让街坊们对二者的保护作用一目了然。
“交通安全流动小篷车系列宣传活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巡回开展,今年预计有过百场次,覆盖农村、城郊、学校、社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区域,进一步延伸交通安全宣传触角。”交警部门介绍,2023年,广州交警首次使用大篷车送交通安全宣传服务下乡的形式,集安全宣讲、文艺表演、场景体验、互动游戏、知识问答、电影下乡等功能于一身,针对不同的人群调整合适的活动形式,传递交通资讯,普及安全知识。
据统计,广州交警交通安全大篷车系列活动一年总里程达到9800公里,线下参与人群超4万人,线上传播量过亿;广州共开展交通安全“七进”宣传活动1700余场,在1300余个行政村、1400余所学校、1400余处路口增设交通安全宣传栏,在37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宣传阵地;全市125块商圈大屏、600余个娱乐场所循环播放交通安全公益广告……通过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共建共治,广州2023年实现全市较大事故“零发生”。
“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是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需要全市各职能部门、各区通力合作,全社会积极参与。”广州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文明守法出行的意识,让大家牢记‘每个人都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让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养成自律驾驶、文明出行的好习惯。”(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