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志愿之城,汇聚向善力量
正在服务广交会外商的志愿者。
提到广州,有人想到千年的文化,有人想到繁华的经济。但这座城市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不单是有多少高楼大厦,也不单是延续了多少年的历史,还是它的温度、热情以及互助氛围——广州是一座志愿之城。
在这座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2000万的城市里,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数超2万个,每4个人就有1个志愿者。而逾500万名志愿者中,有人值守于电话座机前,随时回应电话另一端儿童青少年的求助;有人每周与心智障碍青年共同奔跑;有人在儿童癌症病房里,陪伴病童度过漫长治疗周期。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系统部署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第一份中央文件,围绕多个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志愿服务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值此之际,记者回顾了广州志愿服务的故事和历程,在一段段故事中寻找这座城市志愿服务与城市发展的内在关联。
粤人之性质 更多行侠仗义之风
“志愿者”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为“意愿”。不少人提到志愿服务时,都觉得这是近代引入中国的“舶来品”。实际上,志愿服务中关于利他和奉献的内涵、对周边每个人和事的共情、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一直贯穿在这片土地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施医、赠药、开义塾……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有“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之说。往后,这片土地以义举行志愿服务之实者亦是数不胜数,而广州仗义之风更是源远流长。
施医赠药,本质就是发挥医师专长,用自己的专长帮助需要帮助的人。1600年前的岭南曾是瘟疫频发之地。根据《广东省广州市粤秀山三元宫历史大略记》碑的记载,被称为中医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的鲍姑,正是在如今广州市越秀区三元宫井水熬药,分发给大众以驱除瘟疫,此外,其四处施医赠药、足迹遍布广东的故事传颂至今。
这种关心他人的“义”并未仅仅停留在“义行”。鲍姑的丈夫葛洪更是在其著作《抱朴子》中提出了劝人行善的观点,被不少历史研究者认为是传统劝善文化的源头。此外,葛洪还将多年的行医经验写成了《肘后备急方》,希望更多穷苦百姓可以因为这些医术方法的普及,治得起病。后人在追溯广府慈善文化的《广府慈善文化拼图》一书中指出,葛洪、鲍姑研究草药医学,救治民间疾苦,堪称广府慈善的先驱。
从治病救人到义塾授课,广州这座城市的行侠仗义之风,从未中断。百余年前的广州,番禺人邓雨生以一本《全粤社会实录》讲述了广东在1910年前的社会风貌,其中一句表述盛赞这片土地,说:“粤人之性质更多行侠仗义之风。”其中提及的“侠”与“义”,蕴涵着深刻的志愿服务精神,而这一风气又以广州为盛。
当时,广州善堂林立,不仅延续了广府施医赠药之义,更开启免费教育及教养盲童等善行。1889年,博济医院的一位医生便在如今明心路租赁房舍设立明心瞽目学校,打造了华南地区第一个盲童学校。如今,人们依旧能从盲童学校所在地地名窥见当年行善之人对盲童成长的美好期盼。也是从那时起,广州这座城市的“义”便超越了传统的济困之义。
人们关注城市发展的需求,关心被忽视的群体有什么需求,同时也相信自己能为城市发展带来改变。此后时代更替,但这种人与城市之间的羁绊从未断绝。到了1958年,为修筑水库、广植林木、开辟公路,广州市政府组织群众参加绿化义务劳动,而广州全城街坊纷纷参与义务劳动,一起改善广州市容面貌。当时,共有170多万人参与义务劳动,挖填土100多万立方米。到了第二年,麓湖、流花湖、荔湾湖以及东山湖四大人工湖相继建成,这座城市从此洪患息、涝孽解,给那一代的广州人留下了珍贵的集体记忆。六十多年后,参与过当年义务劳动的老街坊仍会满是自豪地说,这些湖是自己挖出来的。
品尝各项志愿服务模式头啖汤
热爱一座城市,意识到自己是其中一员,愿意为城市出一份力。广州人的义举背后,恰恰是一种人与城市之间的情感投射,这种独特的关系构成了广州志愿服务的底色。
改革开放后,现代志愿服务理念和方法开始引入国内并本土化。广州是全国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1986年,广州外来人口大幅增加,从“友爱在车厢”活动开始,这座城市派生出“友爱在学校”“友爱在商店”“友爱在病房”等各种形式的友爱活动,倡导友爱互助的城市氛围。
1987年,广州开通全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电话——“中学生心声热线”,成为全国志愿服务的雏形。热线的电话号码用粤语说就是“心中的情你尽诉”,一部电话,两台分机,几个人轮流“上班”,倾听孩子的心声。后来,不少媒体和学界人士认为,这一热线的开通标志着现代志愿服务模式的开始——这座城市不再是单纯地做“好人好事”,也不是靠某个人偶发的善意,而是发挥专业力量,回应社会需求,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机制,持续为某项社会需求提供持续化的服务。
后来,“中学生心声热线”的服务形式也启发了不少后来者延伸相关的服务。当时的广州正悄然形成现代志愿服务模式的理念,包括聚焦社会需求,培育志愿者队伍、打造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品牌等。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并发布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一年后,广州率先成立了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此后,广州开展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志愿服务行动,包括1995年的情暖珠江——失窃单车还家志愿行动等。
步入21世纪,广州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平台。2002年,广州成立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后改名“广州市志愿者协会”),致力推动社区志愿服务,2002年年底,逢源街长者义工联队成立,成为全国首支长者志愿者队伍。在逢源街,相对年轻的长者组成志愿者队伍,主要提供探访、义修、义演、义教等社区服务,在当时的国内十分时髦。
也是那时候,广州志愿服务平台的开放性使得社会各界志愿服务悄然兴起,激发了志愿服务发展的澎湃活力。2000年加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的李森在干了一年志愿服务,做过无数老人的陪伴者后决定创建网络平台,最终拿出自己的积蓄租用网络服务器,搭建了华南地区第一个志愿者网站——广州青年网,以网站为依托发布志愿活动信息招募及分享公益心得。后来,很多人想做志愿者,都是通过这个网站踏上志愿服务的舞台。
同样在志愿服务领域备受称道的赵广军在2004年自费开通名为“生命热线”的公益热线,专门为生活中遭遇不幸、承受巨大压力的人提供一个倾诉的平台,义务开展危机干预工作,2007年成立全国首支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生命热线电话以及其他类型公益活动,包括陪医暖心行动、展翅的天使助残服务等,同样在那些年成为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主流平台之一。
“一起来,更精彩”已从口号变成现实
志愿服务,从来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一起做一件事。
2009年4月21日,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无数人把这件城市盛事视为自己的人生大事,报名志愿服务。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会期间,广州共招募了6万名亚运会志愿者、2.5万名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50万名亚运城市志愿者、80多万名社会治安志愿者以及2200多支城市文明志愿服务队伍,累计服务时数达到了1.28亿小时,成为无数广州人关于志愿服务的又一个集体记忆。
从那时起,“一起来,更精彩”成了广州人的口头禅之一。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广州志愿服务事业也为志愿服务的形式发展做了充足准备。早在2003年,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成立,负责广州市志愿者行动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考核工作;2008年,广州成立市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以及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2009年,广州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地方志愿服务条例。
亚运会后,这座城市更是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志愿之城”,系统化推动志愿服务事业,从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化、志愿服务品牌化、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2010年,广州成立了全国首家由政府主导兴办的广州志愿者学院,在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志愿者组织交流、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首创了志愿服务岗位能力培训体系。从2011年起,广州全国首创“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品牌,破解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和资源科学配置的难题,搭建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和对接平台,并在2014年升级为全国性平台,举办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打造全国性志愿服务项目培育、资源对接和交流发展平台。
也是这些年,广州在全国首创“志愿时”系统,为后续的志愿服务价值衡量和转化提供了依据。2012年,广州启动首个“广州志愿服务行动日”,并在此后将每年3月升级为广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月,集中推介志愿服务项目。而2016年以来,志愿服务上升为国家战略,广州则通过“社工+慈善+志愿者”持续培育基于互助传统文化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青苗计划、繁星行动多个市区乃至社区一级的资助则为志愿服务解决成本之忧,并通过专业督导提升志愿服务队伍内部治理、项目设计能力。
2023年,广州结合新时代志愿服务实际情况,出台了《广州市志愿服务规定》,将多项广州在志愿服务领域中的探索成果以立法形式予以确立,并对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活动规范、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完善。
得益于一系列多方赋能,广州志愿服务的社会活力也进一步凸显。截至2023年底,广州全市注册志愿者超500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超过2万个,累计贡献志愿服务时长超1.6亿小时,仅长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便服务长者超过300万人次。“一起来,更精彩”不知不觉已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政府搭台多方行动 共创社会治理共同体
志愿服务与一座城市的发展有何关联?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视察时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024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则提出了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作为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
更早前,中共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揭牌成立,负责志愿服务工作,意在通过促进社会工作资源的协同整合,动员广大群众协同参与公共事务,共同提供社会服务,通过志愿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志愿服务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基于对社会需求和痛点的洞察而投身志愿服务,推动改变发生,一座城市的活力才能逐渐激活,作为一个共同体,不断自我调节以回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而广州的志愿服务事业之所以可以领风气之先,恰恰因为社会各界的角色定位清晰,各个政府职能部门愿意搭台,社会各方力量愿意秉承志愿精神奉献和行动,大家发自内心、出于共情不断行动,希望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好。也因为这种理念,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细分领域持续增多,形成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早在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广东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广东狮子会立足广州,在全省开展各类慈善活动,是广州乃至广东慈善发展中的重要角色。而2009年,当时的广东狮子会会长雷建威便提出了“做参与式慈善的领航者”的愿景,通过参与和行动服务社会需求,至今发动各界爱心人士服务时长达到近千万小时,服务范围涵盖残健共融、儿童帮扶、应急救灾等等。
由广州市孤独症儿童服务者协会组建的星友伴跑团成立于2016年,众多心智障碍人士加入其中,与陪伴自己的陪跑志愿者一次次地在江边奔跑,从一公里到五公里,再到十公里,后来甚至站上一场场马拉松赛事的赛道,逐渐跑出了自己的融合之路。不知不觉间,他们的情绪调节、社交能力、体能都有所增长,甚至让外界看到了推动就业岗位开发的可能,最终促成自己的融合就业。在广州图书馆,一群馆员则围绕残障群体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通过开放慈善空间合作平台,一年为残障伙伴举办的活动多达两百多场。
此外,近年来,广州全力打造“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全市实名注册“广州街坊”67万余人,建成“广州街坊”品牌群防群治队伍490余支,建成最小应急单元2.3万余个,聚合各类群防力量34万余人,截至目前,全市最小应急单元已累计联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800余起。这些发自个体行动的志愿服务,都在无形之中探索着社会公共服务的完善,并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进而推动一座城市的发展。
众说志愿服务新期待
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政协委员郑子殷:
志愿服务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发展的下一个突破口,在于志愿服务精神的追溯以及科普。目前,我们有了许多的志愿服务激励指标,接下来可结合实际情况对激励机制进行优化或调整,并将系统的志愿服务和慈善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进一步普及志愿服务和慈善文化的核心精神。
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李森:
在国内,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重视和志愿服务的大发展催生了不少优质的志愿服务项目,各有特色,回应不同的社会需求。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目前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阶段,存在部分带有明显功利性且“短平快”的项目以“志愿服务”之名出现在大家面前,阻碍了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和推广。我们希望接下来可以进一步推动志愿文化的传播,规范志愿服务发展,让更多人看见并参与优质的志愿服务项目。
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赵广军:
无偿和利他是志愿服务的关键。我们这些年带动不同群体参与志愿服务,尤其是陪医暖心行动中陪同老人就诊,大家都说一旦变成商业行为,这个事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做这个事的动机在于我们希望每个人甚至自己老去的那天有人陪伴和守护。所以,能不能意识到意义感和价值感,是推进志愿服务的重要一环。我们希望接下来志愿服务进一步回归其内涵和核心,同时,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让资深的志愿者受城市推崇,让真正的志愿服务成为一种城市荣誉,同时,让激励成为培育志愿服务文化的手段,而非大家参与志愿服务的目标。
广州市从化区关工委青少年爱心阳光热线发起人冼玉华: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是一个漫长的工程,而志愿服务项目讲求专业化、规范化,要推动高质量的服务,离不开更多的人才和经费保障。一方面,我们希望更多人出于热心、爱心和奉献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接力关爱儿童青少年,并为社会资源薄弱地区引入更多针对性的专业资源,赋能本地志愿服务专业化;另一方面,也希望一些社会资源可以关注到小而美的志愿服务项目,让这些重要的服务延续下去。(广州日报)